|
【散文小说】学史心得(二):西部畅想(杂文)时间:2006-04-12 多年前,有好事者曾问过西部农村的一个放羊娃:你在干什么?——放羊;为什么放羊?——换钱;换钱干什么——长大娶媳妇;为什么娶媳妇?——生孩子;生孩子做什么?——放羊!这虽然是多年前西部一个偏僻山村的故事,但仍然令人略有所思。 当代伟大的画家埃舍尔有一幅著名的怪画,叫《上升与下降》。在画上有一座冰冷的教堂,僧侣们排成两队往前走。其中一队总是沿着楼梯往上走,另一队总是往下走。可是他们走的却是同样的楼梯,并且不断地回到原来出发的地方。 一段对话,一幅怪画,结果却惊人的相似。 这就是怪圈。这就是黑格尔那句令人匪夷所思的名言的底蕴:“在有目的的运动中,终点即起点,结论即根据,结果既原因”。 人类历史的发展轨迹,是否也是一个亘古旋转的怪圈呢? 那个放羊娃如果就这样沿着那个怪圈一直走下去,他或许永远也不会知道,就在他曾经放牧过的贫瘠的黄土高原的周围,那曾经灿烂过的一幕幕辉煌和壮烈。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世界人文资源宝库里最璀璨的一颗瑰宝。而排放在这颗瑰宝身边的绚丽多彩的中国西部文化,又是这颗瑰宝最精美的点缀。 《福乐智慧》是喀喇汗朝的著名长诗,由玉素甫.哈斯.哈吉甫于伊斯兰历462年(1069年)撰成。全书共85正章3附篇、13290行,内容涉及社会、政治、经济、哲学、文学等各个领域。书中分几章专门论述如何做好国王、宰相、将领、近侍、秘书官、财务大臣和仕宦,论述统治者应如何对待圣裔、学者、医生、诗人、农民、商人、牧民、工匠、穷人。书中还对祸福、苦乐、贵贱、贫富、生柏、善恶等矛盾统一体对立转化的辩证关系做了大量论述,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作者的道德伦理思想渊源于回鹘古老的文化传统,又吸收了伊斯兰文化、佛教文化和儒家文化的有关思想,但自成体系,独具一格。此书在各国因其十分有用而有不同名称。秦人称其为《王君之宝鉴》、马秦人称其为《国家之眼睛》,东方人称其为《统治者的装饰》,伊朗人称其为《突厥王书》,土兰人称其为《福乐智慧》。 《突厥语辞典》是喀喇汗朝又一部优秀的文化成果。作者穆罕默德.喀什噶里是一位有着强烈民族意识的学者。这部辞典大约于1074年完成。它不仅是一部优秀的语言学著作,而且是一部关于中世纪中亚社会的百科全书。全书用阿拉伯语写成,共收词汇(包括词和句子)7500个,各种题材四行诗242首,格言、谚语200余条。共8卷。它不仅保存了维吾尔族及其他突厥各族人民相传数千年的基本词汇和语法,而且也为后人研究中世纪西域的政治制度、经济关系、社会风俗、宗教信仰、民族情况、地理地名以及文学艺术、体育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资料。《突厥语辞典》还附有一张彩色圆形地图。这幅地图描绘出作者当时所了解的世界,也是流传到今天最早而又最完整的中亚舆图(余太山主编:《西域文化史》,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5年版,第250—251页)。 《玛纳斯》、《格萨尔王传》和《江格尔传》是我国三大史诗。《玛纳斯》是柯尔克孜族的一部英雄史诗。反映玛纳斯英雄家族八代人为保卫民族生存权利而前赴后继的战斗历程,共20万行,堪称鸿篇巨著。 《江格尔》是蒙古族的英雄史诗。最初以口头语言流传于民间,明代时以托忒文书写而成。它反映了主人公江格尔率领六千多名勇士,征战讨伐,征服了70个可汗,战胜各种各样的邪恶,建立了天堂般的“宝木巴”。语言非常优美丰富,具有英雄史诗特有的雄浑气势和强烈的音乐格调。 《格萨尔王传》是藏族的英雄史诗,多少年来激励着高原人民同侵略者和恶势力英勇战斗,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篇章。 《北史》卷97载:“焉耆国,爱音乐,喜歌舞”。《新唐书》卷221载:于阗“人善歌舞”。玄奘《大唐西域记》称,龟兹“管弦伎乐,特善诸国”。这些,是对西域各族人民能歌善舞的最早的历史记载。龟兹音乐的发展对中原乐舞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据《通典》卷142载:“宣武帝已后始爱胡声”。隋唐时期,中原民间“家家学胡乐”,唐太宗定“十部乐”:“龟兹、疏勒、安国、康国、高丽、西凉、高昌、宴乐、清乐、天竺凡十部”,西域乐占了六部。《十二木卡姆》更是中国西域文化的一朵奇葩。 除了这些文化艺术方面的亮点之外,那栩栩如生的壁画、岩画、雕塑、古城、古刹,无不反映中国西部各族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坎儿井”,将天山雪水从地下引到家园,滋润了万顷良田,养育了千万儿女,那潺潺流出的水晶般清澈的水,浸透了多少代吐善托人民的血魂,这一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的人类工程,其开掘之艰巨,其工程之浩大,毫不亚于万里长城,即使列入世界“第八大奇迹”,也毫不逊色!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西部——梦幻般美丽的疆域,神话般迷人的家园,蓝天般广柔的土地,你博大的胸怀容纳了多少人间沧桑,你灵动的情思牵动着多少痴男烈女的不灭灵魂,你坦荡粗狂的性格造就了多少骁勇彪悍的壮士英豪! 那个在西部旋转的诡异的怪圈,终将会转化为滚滚向前的时代车轮,在壮美的中华文化的画卷上,添上一笔大写的惊叹号! |